品牌营销专业搜索
相 关 文 章
最 新 文 章
- [品牌诊断]-麦斯威尔,最走心的浪漫撤
- [品牌诊断]-“天鹅可飞,孔雀难鸣”—
- [品牌战略]-也谈品牌战略架构
- [营销策划]-湖北“秘源玛卡酒项目”操
- [品牌战略]-品牌定位,你是要做自己?
- [品牌诊断]-浅析奇瑞路虎品牌架构设计
- [营销诊所]-我在营销上犯过的四大错误
- [营销策划]-华丽转身的“新希望”:互
- [营销策划]-营销策划中的策略定义
- [品牌攻略]-15年关于新品牌的六场“
- [市场纵横]-消费认知的“破与立”
- [营销策划]-营销中不同角度观察消费者
- [品牌攻略]-工业品企业为什么需要品牌
- [品牌攻略]-大品牌时代的10个“不要
- [营销策划]-别把营销策划玩成益智游戏
- [营销策划]-中国传统企业在大互联时代
- [品牌攻略]-让消费者参演你的品牌故事
- [营销策划]-当下营销乱象
- [营销策划]-工业品营销,你喊错人了!
- [品牌攻略]-做品牌千万别做小三
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品牌营销栏目--->营销策划-->详细内容
“性骚扰”的营销哲学
作者:穆峰 日期:2007-5-31 字体:[大] [中] [小]
ana> 那穆峰这厮就纳闷,大学这么开放,俊男靓女这么多,为什么没有性骚扰或很少(一般也是师生间的骚扰)?当然这相对工作后而言。-
如今“性骚扰”一词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媒体时不时地又报道某女员工被老板骚扰,到法院告去了。我第一次听到这词儿是在《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里,紫霞仙子紧追孙悟空不放,孙悟空太烦了就说:“麻烦你帮帮忙,大家都是神仙,以后不要再性骚扰我,行不行?”
估计仁兄们和我一样也是从这部电影才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词吧!
依我看原因有二:
一、青春期高峰,彼此有需求
大学生都是20岁上下的小伙子、大姑娘,处在青春期的高峰。要在农村,那些不上学的同龄人早都结婚了,娃儿都能满地跑。这些学生还得继续坚守阵地,熬不住的就同居、开房。剩下的学生你拉我,我摸你,你情我愿,也谈不上性骚扰。
工作后就不同了,青春期已过,欲望明显下降,尤其女生下降更快。你这时再骚扰她,就不对头了,她没这需求;你硬塞,就成了性骚扰。况且那时,人家基本有男朋友,有的还有丈夫,即使有需求也不需要你满足之,有人正伺候着呢!这就是需求不对等。
营销与此一样,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过,它找的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次“骚扰”这么多,你别管它受得了受不了,只要找对了有需求这个商品的人,就算“骚扰”成功。
二、童话般的心态使然
许多女生爱看韩剧,很羡慕男女主人公的浪漫爱情。我估计她晚上做梦,或许还梦见自己和白马王子坐在月亮牙上,彼此诉说情话,什么“小甜甜”、“ 至尊宝”萦绕耳边。而且大学环境很宽松,无忧无虑,有一个浪漫的情调。因此谈恋爱是首选的浪漫的娱乐方式。
所以那些男生只要嘴巴甜些,腿脚勤些,就能把女生忽悠得迷迷糊糊。他摸一下亲一下,女生也无所谓——我们正浪漫呢!倘若哪天男生腻了,或者女生觉得无浪漫可言,就不玩了,然后各自又去找浪漫,找乐子。
工作后就不同了,女生的心态基本成熟,她谈朋友是为结婚预备呢,不像学生是为了浪漫,为了打发寂寞无聊的时间。总之工作后,她更务实,老板想骚扰就难了。
这样一来,老板花言巧语或破费些钱财也很难打动女生。因为她知道不可能和人家结婚,他孩子都上幼儿园中班了。于是老板软的不行就硬来,这就出现了性骚扰。
同理,商家想“骚扰”消费者,就得琢磨他的心思,必须与时俱进。随着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易变,你用老一套的方法、模式是无法说服他的。现在人人都想当主角,都想个性化,因此你必须创新营销,紧跟他的消费观念。
说来说去,你想成功“骚扰”消费者,必须找准他的需求点,然后切入满足之;还要把握他的消费心理,是时尚型,还是务实型,类型不同,营销方法各异。
没例子,我说得累,仁兄听得也累,还是列举两例大家娱乐之。
有一个故事流传甚广:分隔东西德的柏林墙倒塌的时候,遗留下一大堆垃圾。如果让清洁公司来清理,需要花费上千万马克,有一个德国人突发奇想包下了所有的废墟,把柏林墙的断壁残垣零敲碎打,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塑封包装,做成镇纸、钥匙扣、城徽……各种各样的旅游纪念品,然后大做广告,广告语是“把柏林墙搬回家”,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大赚其钱。这就是商家抓住了消费者对那段历史怀念的心理,创造并满足了他这方面的需求。
营销有三个境界:一是满足一种需求;二是发现一种需求,然后满足它;三是创造一种需求,然后满足它。刚说的那个商家就达到了营销的第三个境界,即最高境界。再讲一个把握消费心理的案例。
保时捷公司为推销其新款汽车向每位车主寄发一张独特的海报,画面上是一部保时捷新车,车牌上印有车主的名字。车主们收到这一海报十分惊喜,因为这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礼品。保时捷公司绝妙地执行了一个犀利的消费者导向策略,由寄发个人海报为起点。保时捷公司利用赛车活动、电视、杂志广告和报纸附页,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广告运动,其中一项活动是将购保时捷汽车车主的姓名铭刻在保时捷车内的底盘上,甚至向车主赠送有其姓名的车牌。这一系列的活动牢牢地将车主和保时捷联系在一起,并极大地发掘了潜在消费者。
不难看出,保时捷用整合营销传播建立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沟通,使消费者“一旦拥有,别无所求”。这其实是一种攻心战——不仅把握了消费个性化、主导化的消费心理,而且还顺从它,呼应它。
不知诸位仁兄听穆峰这厮胡侃有无共鸣之处?或许扯得有些牵强,大家勿怪,只要能娱乐也罢!最后还是那句话,你想让顾客心甘情愿让你“骚扰”,就得先看他有无这一需求,能否对等,再把握他的心态,看啥类型,好不好下手。要是两条具备,你这个商家就偷着乐吧!
作者:穆峰先生,22岁,“为营销而活的人”,信奉“活着就要营销,营销就要玩命”,最年轻的优秀营销策划人,用营销解析大学教育及大学生态的第一人,“骨髓营销”倡导者,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专家,07年国家环保总局环保宣教活动顾问,现任零下一度营销策划机构总策划,兼任国际十大培训师、中国第一位CS(顾客满意)经营运作专家、首嘉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严世华教授助理,《全球品牌网》、《品牌中国网》、《博锐管理在线》、《中华品牌管理网》、《致信网》等专栏作者,服务过的客户有:顺峰药业(医药策划)、丹姿日化(日化策划)、骄子集团(烟草策划)、成都A世界(IT策划)、成都永乐家电连锁(家电策划)、首嘉休闲馆(促销策划)、国家环保总局(大型公益活动策划)、甘肃金锁阳(保健品策划)等。电话:13518152944,电邮:zhengheyuyingxiao@163.com (欲了解更多情况请用Google搜索“穆峰”)